服务热线:0851-86889017

当前位置:首页 :   教育资讯 >

力荐!文言文阅读最强攻略!

发布日期:2018-02-09 【

阅读

不少同学不会做文言文阅读题的一个最常见原因是读不懂,由于文言文所涉及的体裁大多是人物传记,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分析,希望能从文言文整体学习上给大家一些指导。

- 总观总览,上下贯通 -

也就是说从整体上思考,联系上下文。读文章最怕断章取义,读文言文也不例外。任何一段文言文,如果单独地、孤立地去看其某一句话,都是难以读懂的。总观总览,上下贯通,这一点适合于读所有体裁(包括人物传记、游记、散文、论说文、序、跋、书信等等体裁)的文言文段。

- 先读题干,了解大意 -

文言文的最后一问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分析、理解、概括,看干对于理解原文是很有帮助的。

- 理清人物关系 -

一篇文言文,虽然是写一个主要人物,但也会或多或少地与其他次要人物发生联系,搞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,理清头绪,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如果你连这句话是谁说的,说到哪里为止都不知道,还怎么理解文意呢?


读文言文,心里一定要有人物关系的概念,一定要先明白,某句话是谁说的,某个动作、事情是谁做的,才能确解文意,否则,你会眉毛胡子一把抓,毫无头绪感。

- 掌握特定文言实词 -

解文言文掌握大量的实词不错,掌握大量的虚词(点击蓝字可看)也不错。但有时候一定要突出地掌握一些文言实词惯用义,因为这些文言实词惯用义使用频繁,能够显示前后转换钩联等等。如“飞骑因番请见,先涕泣不自胜”的“胜”同课文的“沛公不胜杯杓”中的“胜”;“不肖人也,不足爱也”的“爱”同课文“向使六国各爱其地”中的“爱”;“伐其功”的“伐”跟课文《屈原列传》中“平伐其功”中的“伐”均是“夸耀”之义。


像这种高频考查实词(点击蓝字可看)要在平时的练习、考试中多加注意、整理,这样才会做的越来越好。一读到这些词,你心中就要有个大概意思。

- 懂得必要的古文化常识 -

高考常考古文化常识包括以下几类。


一是姓名和称谓。如人称姓名、谦称、敬称、名、字、号、谥号、庙号、年号、改元、尊号、徽号、年龄称谓、作品命名等。

二是官职和科举。

三是地理常识,如地区名、政区名、山川关隘名等等。

四是宗法礼俗,如宗法、礼俗、尊卑、忌讳、避讳等等。

五是文学常识,如八音、五音、六律、雅乐、俗乐、经首、六幺、霓裳、桑林、无射、乐师、阳春白雪、下里巴人等等。古籍注释体例,如传、注、笺、疏、诠训等等。


如“阴、阳”二字,当其指山水的方位时,“水阴”是指水的南面,“水阳”是指水的北面。“山阴、山阳”与此相反。  



上一篇:读书笔记丨破解高考政治全国卷《政治生活》命题特点(上)

下一篇:高中生物111个知识点与18个高频考点汇总

关于我们
机构简介
铭师堂辉煌
铭师堂题名
教育资讯
培训课程
在线留言
在线留言

备案号:黔ICP备20000399号-1 咨询电话:131 2467 7881 0851-86889017
网站直达号ID:13124677881 访问统计:  浏览总量713590次 /今日浏览258次
网址:www.bdmst.cn     http://13124677881.wangid.com
建议(1024*768) IE8.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  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  触屏版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

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330号

免责申明:本站点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点负责人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

微信关注我们

联系地址: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180号师大嘉信华庭三楼